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为人处世不偏不倚才算美好的品行)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记得高中时代,这副出自《菜根谭》的名联大受推崇,十七八岁的少年,未经历人生的磨难挫折,很多人跟我一样,只直接对联的表面含义,却无法真正领悟到这背后的意境和真谛。

为人处世,能够把荣辱看成是花开花落一样平常;官场职场,能够把职务的升降当作是云卷云舒一般变化无常。这是一种中庸的人生境界,说起来容易,但能够真正做到的却不多。

我在基层的时候,跟书记亦主、亦师、亦友,我是他的大秘,他做了两任上级书记的大秘。他说,他给领导写材料,经历了三重境界

  • 刚开始当大秘给领导写讲话稿,时时展露自己的才华,好像材料是自己的,是为下层境界

  •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的积累、文笔的精进,写材料时处处体现领导的风格,好像材料就是领导自成一脉,是为中层境界

  • 等到参透写材料的真谛,悟透为人处世的道理,再给领导写材料时,既不因得到领导赞许而高兴,也不因被领导鄙视水平不高而神伤,是为上层境界

随着自己的积累越丰富,平台越广阔,见识越博远,我越来越理解了书记所说的写材料的三种境界。

那时候狂追《人民的名义》,当侯亮平已经把怀疑的目光聚焦到高育良身上时,高育良口中念念不忘的竟是《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

高育良一生不图钱财,但对权力地位有着永无止境的欲望。大难当前,回首过往,不过是黄粱一梦,幡然醒悟为时已晚。

现在再看《资治通鉴》,书中记载了一则小故事,说669年,唐朝名相卢承庆时任司刑太常伯,负责考核朝廷内外官员。有一名负责向李世勣远征高丽前线督运粮草的官员,由于遇到大风而损失了粮草,卢承庆认为他失职,给了“中下”的考核结果。

唐朝干部考核制度已经较为完善,每年考核一次,考核四次算是一届任期,也就是四年。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已经将原来的“上中下”三等,改为了九等,即在原来的每一等级中又分裂出“上中下”三等,并当场宣布考核结果,允许官员自我申辩。“中中”就是及格线,获得这样的考核结果,既不升迁,也不奖罚,如果比“中中”低等,就得降职扣薪。

面对“中下”的考核结果,这位官员神色自若,一句申辩之词都没有。卢承庆认为他气度不凡,于是当场给出评语说,粮草受损是因不可抗力因素,考核结果“中中”。

改成这个结果,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但这位官员既没有喜悦的表现,也没有说自惭形秽的话。卢承庆认为他宠辱不惊,于是立马又将考核结果改为“中上”,那就算中等偏好的结果了,如果有机会还能得到升职,最起码可以平级调动到一个肥差上去。

这就是成语典故“宠辱不惊”的出处。

不过,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评论认为,卢承庆对官员的考核结果一改再改,“乃出于怜才热肠,然心可佳,而事不可法”。尽管他也是惜才爱才,心意可嘉,但显得考核不严肃、标准不统一、随意性较大,后世不法之人如果通过送钱送礼或者圈子亲属关系而改变考核成绩,那就是公器私用,损害了考核的公平正义。

我们不去分析卢承庆考核干部的得失,单看被考核的这个官员,可以说是洒脱不羁、襟怀坦荡了。

对他来讲,遭遇大风,非我所愿,那时候又不像现在这样能够准确预报天气,但事实上损失了粮草,他并不推卸责任,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

卢承庆因“宠辱不惊”而给这位官员改判考核结果,他自己也是个宠辱不惊之人。

卢承庆一生也是三起三落。在李渊太原起兵时,他的父亲归降李渊,所以继承了父亲范阳郡公的爵位。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卢承庆因政绩出众,深得赏识,一路平步青云,官至尚书左丞,成为宰相的左膀右臂。

李世民死后,卢承庆两次被褚遂良诬告,先贬到成都,再贬到简阳,直接从朝廷到偏远县里。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也没有因此而怨恨朝廷、恨天不公,而是心胸豁达,初心不改。

不久,唐高宗李治出巡到他的辖区,被李治所赏识,又是一路平步青云直至参知政事,成为实质上的宰相。可很快,他就因为工作上犯了错误被免官,又直接贬到润州。9年后才又回京担任刑部尚书,在这个位置上告老退休,享年75岁。

与他同时代有此人生境界的,恐怕只有李世勣一人了。李世勣就是《隋唐演义》中徐茂公的原型。

李世勣可谓活得通透,活出了境界。

李世勣早年投身瓦岗,立下汗马功劳。归降唐朝后,他文能出谋划策,武能领兵远征,作为秦王府核心成员,他随李世民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李世民即位后,他又随李靖灭东突厥、平薛延陀、远征高丽。特别是唐高宗李治即位后,他作为主帅远征高丽,攻破平壤,宣告高句丽王朝的灭亡,可以说为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23位,获封英国公。

他之所以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除了富有智谋外,关键是善于御人。

御人是辩证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爱兵如子。战神吴起能亲自为士兵吮疽,所以士兵以死相报;李世民亲征高丽,同士兵一起劳作,给士兵吸脓,所以士兵无不奋勇杀敌。李世勣深刻理解爱兵如子所蕴藏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无论官阶大小,只要是好的计谋,他都乐意听从;取胜时,把功劳都推给部将,获得的战利品也都分给将士,所以将士都愿意为他效力。

另一方面是赏罚分明。这一点连他女婿都识破了他的套路。

666年,李世勣奉命远征高丽前,想让他的女婿杜怀恭随征,想着有他这个老丈人罩着,女婿定能建功立业。但女婿却借口家里贫穷,没有盘缠而推辞,李世勣就给他钱财。女婿又借口山高路远,没有奴仆和马匹而推辞,李世勣就答应给他奴仆马匹。女婿见老丈人执意让他随军出征,一定没安什么好心,便躲进山中,对别人说:“老丈人想把我当做杀鸡儆猴、严明军法的活靶子。”

李世勣听说后,觉得女婿的脑子还是转得过来,说女婿散漫不知拘束,被当成立威的活靶子是有可能的,便没再要求他同行。当时的人们评论说:“英公是严正执法之人,杜怀恭的考虑颇为深远。”

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这是古代战将为人处世、以求善终的最高境界。

白起、韩信、彭越、檀道济,这些前人的血泪教训历历在目。唐朝开国功臣中,尉迟恭居功自傲被李世民严厉警告,后赋闲在家16年终得善终;李靖主动推辞重任,被李世民公开通报表扬。

李世勣有如此功勋,自然也不能免俗,事实上,富有智谋的李世勣对自己所处的形势判断得十分准确。

李世民临终前,为了给太子李治铺路,将李世勣降职外调,并告诉李治,如果李世勣迟疑观望,立即杀掉,免除后患;如果李世勣立即赴任,将来你再提拔施恩,他便能为你所用。

李世勣深知自己因功高震主必被李世民猜忌怀疑,在权力交接的敏感时刻将自己外放,一定是有圈套的,所以他果然没有任何迟疑,拿到任职文件连家都不回,直接走马上任,捡回一条命。

在“废王立武”的问题上,长孙无忌等一帮元老只能算是尽忠,不能算是人生的智者,所以最终因为得罪了李治和武则天而家破人亡。

李世勣就很能识时务,李治召顾命大臣去内殿商议改立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时,长孙无忌等人进去坚决表示反对,李世勣却称病没去。第二天,李治单独找他表态时,他既没有表示支持,也没有表示反对,而是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外人。”实际上就是作出了不反对的表态。

李世勣早已洞察了这个问题的险恶,一边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一边是掌握实权的顾命大臣元老,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就是站在皇权的对立面,支持则得罪元老。但形势其实可以预判的,李治虽然皇权并不集中,但基础是十分牢固的,而且已经培植了与元老集团抗衡的势力,如果再去反对无疑是自寻死路。

这件事情后世之人对李世勣多有批判,认为他对不起死去的知遇恩人李世民。可你从李世勣所处的境遇来看,这是他唯一的选择。

魏徵早就跟李世民说过,希望李世民能让他做良臣,而不做忠臣。

对李世勣而言,此时的表态,支持,只能博得一个忠臣的名声,却会让自己的家族遭受灭顶之灾。

正因为参透了人生的智慧真谛,李世勣才能善终,享年76岁(《新唐书》说是86岁)。669年,李世勣病重时,家人给他请医生他坚决拒绝,唐高宗李治和太子赏赐药物,他就服用。他说:“寿命长短有定数,哪能再向医生求续命!”实际上,他对生死已经做到了“去留无意”。

他深刻吸取房玄龄、杜如晦被不肖子孙败尽家业的教训,临终前把全家托付给弟弟,并直接让弟弟住进自己的家里,要求他仔细监督他们,如果有心志不端、交友不慎的人,自家先清理门户。

李世勣常常对别人说:“BAD8ee5a9ef89bd3">我年十二三时为亡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惬则杀人。十七八为佳贼,临陈乃杀之。二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他总结自己参透人生的过程,十二三岁时是个蛮横的贼,逢人便杀;十四五岁时是个难对付的贼,心里不痛快就杀人;十七八岁成为好贼,临阵才杀人;二十岁成为大将,用兵救人免于死难。

李世勣活出的人生境界,就是既不自命清高,也不妄自菲薄;既不清心寡欲,也不声色犬马;既不吹毛求疵,也不委曲求全。这才是“宠辱不惊,生死看淡”的思想精髓。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并不是让你去躺平,而是该上进还得上进,该追求名利还得追求名利,只是面对是非、成败、得失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高中时,学校组织老师换班交流授课,隔壁班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为人处世的智慧,说起曾国藩家训,我至今记忆犹新。曾国藩说:

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期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这种通透豁达的人生境界,正是我们应该孜孜以求的。比起浩渺的宇宙,人生是短暂的、渺小的,遇到挫折坎坷,只需泰然处之;遇到名利争夺,应当退一步海阔天空。

苏轼也是在经历无数磨砺挫折后,才参透人生境界的。他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心有不甘,进而因文字狱被告诽谤皇帝、包藏祸心,是死罪。

被押送回京受审时,他先是想过跳江自杀。进了御史台的监狱后,长子每天送饭,并约定暗号,平常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听到坏消息就送鱼。结果有几天长子出去筹钱,委托朋友送饭,朋友不知道暗号就送了熏鱼,苏轼觉得凶多吉少,心如死灰,还写下诀别诗,这就是改变苏轼人生命运的“乌台诗案”。

后来因众多官员求情,苏轼被免于死罪,贬至黄州,政治生命终结,生活贫困潦倒,他反倒放下功名利禄,改名苏东坡,醉心于自在诗意的田园生活。

参透这种人生的境界,苏轼才能写出《赤壁赋》这样的名篇。他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各自的归属,若不是属于自己的,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人生无常,不过是大肠包小肠。今天相见,明天挂墙。谁也不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所以,人生应该保持一颗乐观、宽容、豁达的心态。

高级的人生,但求耕耘,莫问前程,尽人事而听天命,以超然心态看待苦乐年华,以平常心境面对荣辱得失。

《资治通鉴》部分参考原文摘录:

欲与其婿京兆杜怀恭偕行,以求勋效。怀恭辞以贫,赡之;复辞以无奴马,又瞻之。怀恭辞穷,乃亡匿岐阳山中,谓人曰:“公欲以我立法耳。”闻之,流涕曰:“杜郎疏放,此或有之。”乃止。(第201卷,乾封元年,666年)

癸亥,以雍州长史卢承庆为司刑太常伯。承庆常考内外官,有一官督运,遭风失米,承庆考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容色自若,无言而退。承庆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无喜容,亦无愧词。又改曰:“宠辱不惊,考中上。”(第201卷,总章二年,669年)


版权提醒:由于“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为人处世不偏不倚才算美好的品行)_七宝歌词网”的歌曲信息来自网友上传分享,版权归属没办法及时考证,任何音乐作品的版权拥有者,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会尽一切所能在最大范围内保证版权人行使权利,保护版权人的合法利益。本站点所有资源均为网友提供,仅用于试听交流之用。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七宝歌词网将及时删除处理!


标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