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看人世间发现,冯玥的一句话,揭开了困扰周秉义一生的3个隐痛

周秉义是周家最有出息的儿子,是人民的好市长,是丈母娘的好女婿,但成功的背后却充满了辛酸与痛楚。

看完整部电视剧,对于周秉义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普罗米修斯。周秉义在亲情与责任之间,数次陷入被误解,最终带着遗憾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BADde65a39">每当看到这个人物出场的时候,我没有看到豪迈与激情,而是成功背后的无奈和感伤。在光子片成功拆迁后,周秉义拖着疲惫瘦削的身体就这样站在光子片前。

这是冯玥说的一句话,才真正将周秉义一生的隐痛彻底揭露了出来。

爱情与个人理想的冲突

周秉义一生很成功,但也亏欠的很多。电视剧大结局的时候,周秉义曾给自己弟弟妹妹写过一封,他说咱爸咱妈是世间难得的好夫妻、好爹娘,他们的三个儿女此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

周秉义希望弟弟妹妹要感恩自己的伴侣,其实就是周秉义心中的第一个隐痛。纵观周秉义的一生,作为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毫无疑问他的一生是令人羡慕的。

中学的时候学习优异,在兵团的时候受到领导赏识,恢复高考后考入北京大学,娶了一个好妻子,事业也算是平步青云。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电视剧中周秉义和郝冬梅是拥抱次数最多的一对夫妻。他们的爱情明亮干净,温暖甜蜜,就连吵架都感觉是在调情。

可越是爱,周秉义就越觉得亏欠。电视剧中并没有介绍两人是如何相爱的,可是原著中写了。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一起,全在于郝冬梅的倒追。

虽然郝冬梅是副省长的女儿,但是周秉义从来没有妄自菲薄过。面对郝冬梅的表白,周秉义一开始是拒绝的,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工人家庭的儿子,与郝冬梅做朋友胜过做恋人。

可是郝冬梅没有放弃啊,确实当时周秉义太优秀了,最终冬梅的坚持得到了回报,两人在一起了。

后来郝家被打倒,周秉义也没有抛弃对方,甚至在兵团的时候为了冬梅放弃了晋升的机会。他与郝冬梅的爱情不像弟弟那样具有传奇色彩,也不像妹妹那样充满任性,而是从一而终的平静。

周秉义真正亏欠妻子是从自己入赘到郝家后,从自己步入仕途后。因为两家的差距,郝冬梅一直被夹在中间,而她又傻傻地看不清两家的关系,强行融合两家,反而弄巧成拙。

郝冬梅甚至对丈夫说,她觉得周志刚不喜欢自己。其实不然,她只是对标错了人,她和郑娟本就是不同的儿媳。因为入赘,周秉义算是寄人篱下,他对岳父岳母的照顾其实胜过妻子的。

尤其是工作后,长期的分居彻底忽视了妻子。郝冬梅想要去北京陪丈夫,可是不知道丈夫竟然要调回吉春,正是因为沟通不足导致两人闹了矛盾。

郝冬梅不是周秉义的全部,但是周秉义就是郝冬梅的全部,她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她只想丈夫陪在自己身边。

即使那么爱丈夫,郝冬梅还是说出了离婚两字,最后得知丈夫得了胃癌,才放下隔阂。周秉义曾经回顾过自己的一生,他说这辈子有三个阶段最快乐。一是中学时期,二是兵团时期,三是退休后旅游时期。

这三个时期,正好都有郝冬梅的参与,周秉义唯独没有提工作时期,因为他知道只有在这三个时期,他才真正属于自己。

电视剧的最后,周秉义和郝冬梅一起去旅游度过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其实还有点内容没有拍,那就是冬梅后来的改嫁,而这也是周秉义的要求的。

不是说他们不相爱,正是因为爱得太深,才让周秉义觉得亏欠太多。

亲情与个人的冲突

虽然周秉义成了光子片的大官,但是并没有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在弟弟走投无路入狱的时候,周秉义陷入深深的矛盾中,他没有帮。

后来郑娟还专门问了周秉义,当年为什么不拉他弟弟一把。周秉义说自己虽然当官,但不能想干啥就干啥。他说如果有一天,他们兄弟俩必须有一个人去死,他会是去死的那一个。

郑娟虽然嘴上说明白了,但实际上还是对周秉义有怨气。在原著中,作者丝毫没有掩盖周秉昆对大哥的埋怨。

他觉得自己对大哥比大哥对自己要好,就连春燕都觉得周秉义该帮帮大家,何况是这个亲弟弟。

周秉昆是不懂大哥的,他不理解大哥的无情。在原著中周秉昆曾和姐姐周蓉谈论过一次大哥,而这一次彻底解开了周秉昆的困惑。

周蓉说,严格意义上来讲,大哥不属于嫂子,不属于任何一个亲人,甚至不属于自己。

周秉昆是不明白姐姐的这种论调的,才会问:变成这样好吗?

其实这种问题对于周秉义也是一样的,虽然这段内容电视剧没拍。但是周秉义在回到吉春后,周秉昆曾问大哥:你对自己选择的路满意吗?

周秉义却说,这不是我的选择,是命运安排。所以说周秉义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组织。

周蓉之所以和弟弟说这些,就是为了让弟弟明白,以后就不应该指望哥用他的权力为自己解决什么难事。周蓉说:虽然不能指望大哥为周家谋福利,但他仍然是我们的好大哥。

所以即使周秉义再怎么平步青云,而周家一直在那个又破又小的光子片。周志刚到死都是在自己盖的那两间土屋里,就如同周秉义一直坚守着内心的原则一样。

看到父亲住在又脏又差的光子片,自己没办法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周秉义心里不难受吗?

在亲情和责任面前,正如同他说自己是命运选中的一样,即使面临误解,周秉义还是选择了这条道路。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为了将火种带向人间,普罗米修斯不惜违背宙斯的意愿,而等待着他的将是日复一日的折磨与痛苦,但他不后悔。

在光子片拆迁完成后,周秉义站在光子片前面,冯玥说了一句:大舅你真了不起。但是周秉义却说:可惜你姥爷没看到。

冯玥越是这样说,周秉义就越觉得自己了不起的背后是对亲情、家庭、父母的一系列亏欠。周志刚是一个建筑工人,而他一生的最大的愿望就是住到自己建的楼房里。

可是这个愿望,周志刚一辈子都没有实现。在原著中,周志刚和周秉昆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周家的后代一定要读书,只有考上大学才能离开这光子片。

光子片有多糟糕,只有光子片的人知道,而周秉义是光子片唯一走出的大官。如果他都不回来改变这一切,光子片的未来才黯淡无光。

最后周秉义放弃了前途,回到吉春,冒着病情恶化的危险,想利用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这样一项壮举。

光子片的拆迁,是周秉义个人理想和父辈期望相统一的选择,所以说他是被命运选中的那个人。我自认为,周秉义这个角色塑造最出彩的部分就在于回到吉春挖掉光子片的穷根。

为了拆迁工作,周秉义可没少受到非议,拆迁前、拆迁后,甚至还有人举报他。但是周秉义对这一切不在乎,所以才说他是人间的普罗米修斯。

他只需要将火种带向人间,剩下的留给自己承受就好了。周志刚死前带着两大遗憾,一个是没有住到楼房里,第二是没能和自己的亲家见一面。

可是当周秉义完成这一切,我想作为父亲周志刚是骄傲的,因为他从来就知道周秉义是干大事的人。

《人世间》是一部用最传统和最朴实的方法创作的长篇小说,充满着诚意和使命感。作家以自己近70年的人生积累、生活阅历和智慧判断完成了“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富有年代感的作品”的心愿。感觉作者要在古稀之年给作为作家和知识分子的自己交一份答卷,也给身处的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交一份答卷。

作家说他从小生活在城市,更了解城市底层百姓的生活,他用他杰出的创作才能为我们虚构了一个真实的“人世间”:A城共乐区光字片土屋底层民众半个世纪的世间生活。小说以底层百姓周秉昆们为核心并辐射到城市的各个阶层,多角度多层面深度书写了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历程。

作家说,《人世间》用文字为他所了解认识的家乡人画了一组群像。他们中有中高级干部,大学教授,有公安干警,有文化馆长、报社编辑,有商人,有导演,有市井小民,也有更多的在岗和下岗职工……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他们命运跌宕起伏,每个人身上都既有清晰的时代烙印,又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人世间》有力地刻画了时代变迁,尤其是时代变迁中的人物,他们一再向我们发问:人可以是什么样?人应该是什么样?那些人,那些精神形象,是立得住的。梁晓声认为,文学艺术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是让人们的心灵向善与美进化,创作《人世间》就是想将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直观地告诉人们。

只有从那个年代梳理过来,才能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他想让年轻人知道以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一代代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如何走到今天,以此对他们的人生有所帮助。这就是一个作家的使命感,他以近70岁的高龄,耗时三年,手书一百多万字,用文字为百姓画像,为时代立传!

文学艺术,当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以“明德”引领精神风尚。以“明德”为支撑的精品,方可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人世间》树立了当代文学作品创作的典范。

以现实主义的坚实,《人世间》最终写出了城市底层平民五十余年的生活史,委实可钦可叹。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世间》自创了一个传统:一个以鸿篇巨制的形式书写城市底层平民的传统。这样的厚重之作,之前少见,未来也不会多见。梁晓声无疑以自己固执的热情硬生生开创出了一条道路。对他来说,是聊慰己怀,对当代文学来说,则是卓然成体,自当号引更多来者。

总的来讲电视剧已经拍得挺好,但是对比原著还是有许多删减,原著中对于许多的细节描写得更加透彻,对《人世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原著看看,利用休闲时间拜读梁晓声老师的文笔,提升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版权提醒:由于“三看人世间发现,冯玥的一句话,揭开了困扰周秉义一生的3个隐痛_七宝歌词网”的歌曲信息来自网友上传分享,版权归属没办法及时考证,任何音乐作品的版权拥有者,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会尽一切所能在最大范围内保证版权人行使权利,保护版权人的合法利益。本站点所有资源均为网友提供,仅用于试听交流之用。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七宝歌词网将及时删除处理!


标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