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可怕而悲惨(叔本华对所有人心怀善意)

叔本华在世的时候,他的哲学沉寂了三十多年,却在晚年名声大噪,他的一生几乎是都贴上了忧郁多疑、孤独厌世、愤世嫉俗、诽谤爱情、轻蔑女人、悲观主义这些人格标签,然而在他72岁的时候,人们却认为悲观了一辈子的叔本华却“乐观地”在沙发上溘然长逝,去追寻他研究了一生的永恒的幸福——寂灭。

叔本华说过:“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在他酣睡时,而不幸的人最不幸的时刻,就是在他觉醒的瞬间。在苦恼的人生中,由于有死亡,可以得到一种慰藉。”

或许叔本华“痛苦地”走完了他72年的人生,终于等来了他所说的心灵慰藉,他认为活着才是惩罚,是人类赎罪的行为,而永恒的寂灭,才是真正通往幸福的终点。

叔本华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否对生命太过于悲观?又或者是否是他个人的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叔本华在通过他一生的哲学系统研究中,总结出了生命的一个们不愿承认却又现实得让人无法反驳的观点,那就是:

所谓人生,就是欲望和厌倦之间的不断流转。没有任何事物值得我们奋斗、努力和争取,一切财宝都是空无,这个世界终必归于破灭,而人生就是得不偿失的交易。

欲壑难填产生的痛苦,和持续的倦怠

人的一生,不过都是在为自己的“欲望”买单。欲望的多少,决定了人的努力程度与得失的心境。

人,就是由“欲”所构建的一个实体存在而已。无论是生命的产生,还是存活的过程;无论是人生存最基本的需求衣食住行,还是物质与精神的满足状态,皆由“欲”而来,并延续着生命的整个过程。

欲望这东西,似乎它的出现就是让人一生马不停蹄不断追求又始终无法满足、驱使人“努力”的一种存在,生生不息的幻象。

有欲望,就有竞争,就要努力,就有强势文化,就有掠夺与侵占,当一方的欲望通过不同的条件与形式得到满足,破格获取以后,另一方便一切成空,只有在痛苦中挣扎地活下去,而这种现象往往又是毫无休止地在进行着,于是痛苦便成了人生的基调,而获得者嘴里所谓的幸福,也不过是暂时的、自我麻痹的短暂快感而已,因为前一种欲望获得了满足之后,随之便会产生新的欲望,又一轮“征战”开始。

人的欲望满足之后,空虚便会乘虚而入,随之而来的便是苦恼。

叔本华认为: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这才是人生的终极要素。人在屏蔽了痛苦与苦恼之后,也只剩下倦怠。正如贫穷是人们苦恼的常见原因一样,厌倦是上流社会的祸害。

贫穷的人为生存而苦恼,上流社会在物质充裕后会对当下的“拥有”产生倦怠,无聊与精神贫瘠充斥了整个生活,于是会不断地寻找刺激新奇的事物来满足欲望的深渊,寻求与满足的过程越短,空虚的间隔便会越短,中间间隔的时间越长,倦怠期也就越长。

叔本华觉得痛苦是人类的基调,这一点亘古未变。不管多么伟大的人还是微不足道的人都是如此,就算留有传记的名人,里面也是由苦恼和大小灾难而书写成的。

毫无意义的“努力”

大自然创造了生命的同时,也创造了时间与空间,有了时间,才会有历史的存在,才会在时间里产生世事无常。因此,生命在时间里也会产生不同的形式,叔本华认为“空虚”便是时间之流中唯一的客观存在。

如果将生命过整个过程比喻成金钱的收支的话,我们的一生都在领取生命的馈赠,而死亡便是我们最终开出的那一张收据。无论这一生有多努力,最终都会化为虚无。因此,叔本华说:“一切努力和欲望皆为迷误。”

所以,他消极地认为那些乐天派和对生命盲目乐观者们简直是愚蠢和不知生命真理的人,如果他们去到医院、养老院、手术室、牢狱、刑场、战场这些阴森恐怖的地方看一看后,便不会有人间美好这样的话语了,人间地狱才是常态,痛苦才是贯穿人一生的主调。

这个观点跟印度的佛教称人间为“娑婆世界”大体吻合,娑婆的意思就是堪忍,只有痛苦的才需要人去忍受,人的一生都在忍受痛苦、忍受无聊、忍受空虚,忍受病痛的折磨与生离死别。

叔本华在哲学的世界中与生命终极的见解中去批评那些认为人间美好的乐观主义者是空谈,甚至是一种卑劣的见解,“他们的乐观无异于在对人类难以名状的苦恼做讽刺的嘲弄。”

当叔本华以悲观主义色彩来看待人间和生命的时候,我们所谓的努力,在他看来毫无意义,这正如我们看蚂蚁每天不辞辛劳地从很远的地方搬远一粒米回到巢穴一样,他们的努力在我们看来也毫无意义。努力只是生存的一种意志的体现,是一种惯性,不掺杂任何思考与意义,只是单纯地为生存而“努力”,正如植物的努力状态就是扎根去拼命吸取周围的养分,这种努力是以夺取另一方而获得的,而它本身对“努力”并不自知。

所以,我们也可以从叔本华的一生来看待“努力”的问题,他的家族是荷兰有名的望族,父亲是商人世家,在38岁的时候娶了19岁的约翰娜,也就是叔本华的母亲。约翰娜是议员的女儿,聪慧有才华,是当时有名的作家。叔本华的父亲在他16岁的时候死在河里,原因成谜。

约翰娜继承了一笔不菲的遗产后搬去了文人的天堂德国魏玛城,母亲的性格与父亲本就不合,只不过一直通过周游欧洲各国来缓解这种矛盾,因此叔本华也在童年时有了很多游历各国的经历,学到了很多别国的文化和语言。

叔本华与母亲的关系一直不调和,而独居的约翰娜更是在获得单身以后放浪自由,于是母亲的形象成为叔本华哲学中诽谤女人的重点,他认为女人不该继承遗产,也没有管理一大笔财产的能力,她们只知道挥霍,甚至愚蠢和短视。

叔本华敌视女人也并非只是针对母亲的片面原因,他也客观地认为,人在获取遗产之后没有了生计之忧,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才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若品性高尚的人,便能将他的人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反之就该遭到唾弃,继承遗产就是对他人生最大的毁灭。

无疑,叔本华认为自己的一生无忧无虑,能够专注地研究哲学,不受生计的困扰与分心,得益于继承了父亲的那笔不菲的遗产所提供的富裕条件。叔本华靠着父亲留下的资产收利息就已经够他过好这一生了,况且他还在自己去世的时候,将继承所得翻了两倍,终生未婚无子的他,将这些财产留给了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给残障军人和孤儿寡妇。

叔本华的一生不需要努力就已经胜过很多人了,正因为有富足的条件,他才能专注于他的爱好哲学研究上,虽然在晚年才出名,但也比他自己预计的活着赢不到声誉要提早了好些年。

不需要为生计努力的叔本华,却提出了努力毫无意义的观点,只是因为他虽然无需为物质获取而努力,但他的精神状态是以痛苦为主的,这大概是文人,尤其是哲学家的通病,因为痛苦才是天才灵感的源泉。

在残酷的世界,安静地活

叔本华是一位非常自负的哲学家,在他并未知晓自己会获得如此高的声誉的时候,他就已经“目空一切”地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在这两种情形下,我只能保持缄默。我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加入现在的哲学争辩。人生过得很快而了解得却很慢,因此,我不会活着看到自己赢得世俗的声誉。”

事实证明,叔本华的这种自负又是天才的蔑视与颇为坚自己的哲学一定能大放异彩的预见。

世俗的愚昧与世间的残忍,经常让叔本华陷入痛苦之中,可他从来不会屈尊自己去迎合世俗的看法,宁愿独处与安静地活,不为任何外界而改变自己的心志,在无法获得外界的认同与理解的时候,他自我安慰道:“不要忘记你是一个哲学家,上苍叫你从事这种工作,且心无旁骛,也不要走别人的路子。要保持高尚的心志,培养超俗的见地,痛苦和失败也是必要的。正像一艘船,必须要有压舱的货物,否则就成了风的玩具,很容易倾覆。”

叔本华觉得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时候居多了,人往往还要进行自我的精神内耗,幻想出各种情形来浪费自己的时间与劳力,还要借“反省”去回忆过往的痛苦不堪,以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人的智慧越高,认识越清晰,痛苦也就越多,因此,天才的苦恼最多。

有两种手段其实是可以化解这种痛苦状态的存续时间的,第一种是靠大智慧,但往往99%的人都不具有;第二种便是靠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比如老庄和古希腊的斯多亚学派,还有佛教里所说的心无挂碍,淡看一切,达到人生出离的寂然状态。显然第二种也并非大多数人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能够做到的。

正因为这个世界的残酷不公,才会有国度的法制存在,才能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觅到属于自己的一方清静之地,才能在长久的痛苦中获得短暂的宁静,然后又回归到现实的残酷里,继续痛苦地活下去。

所以,有一种说法是:

生,是悲伤的;死,是欣慰的。

柏拉图说过:“死亡虽永远攫夺了我们的意识,但也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最聪明的人不求最幸福的日子,但求没有酣梦的睡眠。”

这里的死亡显然不能歪曲地理解为死亡才是最好的归宿与状态,而是哲学讨论范畴的一种自然存在形态,叔本华着重讲过他所描述的死亡状态绝非自杀,尽管生命是欲望与痛苦的交替,是以无聊空虚为主的,但他接着对求生意志的肯定又进行了另一番的详细阐述。

针对努力毫无意义的人生,与空洞的存活这层哲学探讨,叔本华只在论述一个道理:“人生实无意义,徒劳的努力得不偿失”。

正如叔本华说自己最具争议的那个观点便是:


老年与经验携手并进,引导他走向死亡;

那时他所觉悟的是,这一生最大的错误,

是徒然花费如此长久、如此辛劳的努力。


版权提醒:由于“叔本华可怕而悲惨(叔本华对所有人心怀善意)_七宝歌词网”的歌曲信息来自网友上传分享,版权归属没办法及时考证,任何音乐作品的版权拥有者,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会尽一切所能在最大范围内保证版权人行使权利,保护版权人的合法利益。本站点所有资源均为网友提供,仅用于试听交流之用。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七宝歌词网将及时删除处理!


标签:

随便看看